拈花微笑的历史典故

拈花微笑,源于唐代禅宗祖师南泉普贤。一日,南泉拈了一朵花,众弟子皆不解,唯有悟者马祖独自微笑。南泉则称赞他悟性高强,即以拈花示教,无言以表内心的境界。此典故寓意禅宗强调直接领悟,不依赖文字思维,只见于顿悟。后人因而表示拈花微笑为世上最高境界之一。

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之后其中的一个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禅宗“拈花微笑”的典故。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