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坐收坐支违反什么纪律

事业单位坐收坐支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财经纪律。

坐收坐支是财务用语,是坐收和坐支两种财务行为的合称,坐收是指收取的款项不入账或不按规定入账,坐支是指本单位的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出(即坐支)。这主要是因为坐支使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干扰开户银行对各单位现金收付的管理,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因此坐支现金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受到财经纪律的处罚。

事业单位坐收坐支违反的主要是廉洁纪律。因为坐收坐支是指不劳而获,收取别人给予的财物或好处,这种行为容易引发腐败现象,扰乱组织纪律,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而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必须遵守廉洁纪律,不得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收受他人给予的利益。因此,事业单位坐收坐支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

事业单位坐收坐支违反了廉洁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它是指职责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不劳而获、不法揽利、贪图享受等原因,只收取工资福利而不履行职责、不出实绩、不抓工作,甚至虚列冒领、侵吞盗用公款、公物等。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事业单位的公正性和纪律性,影响了工作效率,损害了公众利益,应该得到严肃打击。

事业单位坐收坐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坐收坐支是指事业单位在收到款项后不按照规定及时入账,而是直接用于单位支出。这种行为违反了财务管理的规定,也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因此,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确保收支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