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主要人物

拔苗助长最早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是战国时期人,故事说的是同时期的一个宋国人。

意思: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

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故事不见得是真的,可能只是孟子为了讲一个道理而编出来的。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时候。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宋国的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的田里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地里去看。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办法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不来。他的儿子听见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部枯死了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