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半两介绍

榆荚半两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成色年代为西汉早期。其名称源于其形状类似于榆树的荚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荚钱”或“榆荚半两”。这种钱币一般较为轻薄,且轻重不一。

榆荚半两为青铜质,具有广穿狭肉的特点,没有内外郭,制作相对粗陋,边沿不规整。其面文为“半两”,以篆书书写,字文狭长。虽然法定重量为三铢(约2.1克),但实际上,由于民间自由铸造,大多数榆荚半两的重量都达不到这一标准,制作也显得粗劣,厚薄不均,减重严重。

榆荚半两的出现可追溯到秦末赵高篡权时期,入汉后受政府鼓励,铸造数量众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甚至杂有铅锡劣钱。这种大量铸造的榆荚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钱轻物贵”、“时担米值万钱以上”的恶果。直至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政府才禁止了私人铸钱。

总的来说,榆荚半两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货币制度的特点。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古钱币相关的研究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榆荚半两面文为“半两”,其直径多在 5毫米,重量不过0.5克。因只有黄豆般大小,故亦称“榆荚半两”。

现存最小的豆半两在竹猫神社,大小只有2毫米字迹清晰,也是现存世界钱币中最小的钱币。此钱是汉代时期使用的随葬冥币。该种古币存世稀少,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铜铸币种。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