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应该怎么做

一、按持续质改标准化流程要求,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限制人数为6人。

去年笔者自己选了科室的6位骨干护士参与项目,结果有的护士平时要照顾家庭,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参与,也有的护士觉得此事与他们无关,处于观望状态,结果最后只有2人自主全程参与了项目。因此,今年笔者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并与领导商量,参与项目的成员优先评优评先,在职称聘任上加分,结果今年效果不错,消息发出后,很快就有6人主动报名参加。

二、详细制定项目计划流程

计划流程是实施项目的关键,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就有了方向。今年笔者收集完报名人数后,成立了2018持续质改微信群,方便圈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并将活动流程计划时间发到群里,让圈成员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与下一步即将进行的步骤,并将去年年度获奖的项目模板发到群里让大家学习。

三、进行主题选定

由圈成员提出科室需要改进的最迫切的主题,收集整理出五个主题,由圈成员评分完成选出最迫切需要改进的项目,比如提高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去年笔者在主题选定上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按领导的意思直接操作,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四、进行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是开展对策措施的关键。不清楚造成标本送检率差的原因,不清楚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那必然我们也无法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原因分析,让圈成员体会到参与活动的存在感,加强圈成员的责任心,与期同心协力达成目标。

五、对策措施的实施拟定

通过头脑风爆法,群策群力制定对策。在临床实践中分别由A、B成员监督对策实施情况,C、D成员按周统计漏检率情况,E、F成员按周评价总结,及时调整改进对策,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六、结果分析,撰文汇报

通过前面步骤的有序实施,我们的持续质改到了最后阶段,这整个过程,也许经历了三个月,也许经历了半年,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成效,制定出标准化流程,并在全科室实施标准化流程,达到护理质量的改进。最后由负责人自己撰稿或由圈员中文字功底或专业素养较好的成员完成文稿汇报

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应该从明确目的和目标出发,选择可衡量的指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评估改进效果并进行调整。

项目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分配,与护理团队密切合作,在推广中注重宣传和沟通,以争取支持和合作。

最终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方法,以确保质量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