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舟字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

甲骨文中的“舟”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

《说文·舟部》:“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凡舟之属皆从舟。”(舟,船。古时候,共鼓、货狄两人,把木挖空来作船,把木削作桨,以渡过不能通过的水流。(舟)像船的形状。大凡舟的部属都从舟。)

“舟”的本义就是船。舟是被水托起来的,所以搁茶碗的小托盘被古人叫做“茶舟”,今天也叫“茶船”。

它的形状模仿了独木舟的形象,通过直观的线条和结构展现了船只的基本形态。在甲骨文中,“舟”字的写法来源于对独木舟形状的象形描绘。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船只外观的直观理解,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因此,甲骨文中的“舟”字既是对实际船只形态的模仿,也是人们生活和文化的一种体现。

汉字有六种:象形,指物,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组合笔画形成物体的形状;指物:利用笔画的位置关系表示抽象概念;会意:既有的象形文字或指事文字;形声:事物类型的意符和表示发音的声符组合;转注:某字借用作音韵相同,字形相同或者字义相同的另一字;假借:没有此意思的文字,借用同音或音近字。

汉字种类有象形文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

1、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3、形声: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4、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5、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6、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