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写劝学的典故

学不可以已:这个典故强调了学习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意在告诉人们不能停止学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典故比喻学生能够胜过老师,或者后人能够超越前人。

荀子,原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后圣”,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儒家三圣”。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典故

第一小节,一句话:学不可以已。

荀子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君子说,人要学习,而且不能停止。为什么呢?荀子用两个论据来证明。

第二小节,论据一:学习的意义〔重要性〕。他通过青、冰、木、金来说理,说它们经过一定的条件,都能改变性质,得到提高,同时,还很难恢复回去,比喻说明学习的目的,即是,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本性,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能够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无过错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这样重要,当然不可以已。

第三小节,论据二:讲学习的作用〔必要性〕。

荀子通过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说明君子的资质本领,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学习,学会借助外物,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就提高了素质,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声音更强、走得更远,从而达到新的境界。学习有这样的好处,又当然不可以已。

以上二个论据,分别从学习的意义〔重要性〕和作用〔必要性〕两个角度,讲清了“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接着,第四小节,自然要解决“怎么学习”的问题,做结论了。

怎么学习呢?荀子说,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

这是讲学习的操作性,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先用四个积累、两个不积,说明学习的方法是“积累”;再用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学习的态度是要“坚持”、有毅力;又用蚓和蟹正反对比,说明态度还要“专一”,只有专一、有恒心,才能做好事情。

《劝学》,围绕着“学不可以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结论,说理很清楚,结构也完整,是一篇阐述学习道理的成熟的议论文。同时又因为,文章语言精炼,设喻贴切,读起来却不枯燥乏味,又是一篇优美的古文。

比喻的巧用〔典故之二〕

《劝学》,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一共用了20之多,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证明论点。

《劝学》名言

又有一种,先设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还有一种,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设喻,进一步证明,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句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后,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句设喻,来进一步证明,层层推进,前后呼应,阐述道理十分透彻。

再者,比喻的大量运用,在句子的组合上,又构成排比、对偶、对比修辞形式,使文章语言既具体形象,又精炼有味,既句式整齐,又富于变化,文气流畅,铿锵上口,富有音乐节奏美,又有诗歌韵味,优美之至。

荀子曾经讲过一个“韩非子塞翁失马”的故事来劝学,故事讲述了韩非子的一匹好马走失了,被人带回来时已经变得虚弱无比。然而韩非子却坦然接受这一损失,认为这件事情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果然,过没多久,这匹马为韩非子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和财富。荀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充满变数,不应该被短期的失利或挫折所影响,而应该以大局为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勇敢面对生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