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文言文知识点

《庖丁解牛》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 向 砉然向然

2. 盖 技盖至此乎

3. 郤 批大郤

4. 技 技经肯綮之未尝

二、古今异义词

1. 无非 所见无非牛者

2. 天理 依乎天理

3. 固然 因其固然

4. 虽然 虽然,每至于族

5. 行为 视为止,行为迟

三、词类活用

1.n.- v.

履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2.n.- 状语

(1)岁 良庖岁更刀

(2)月 族庖月更刀

(3)四 为之四顾

3.adj.- n.

厚 以无厚入有间

4.v.- n.

养生 得养生焉

四、重要实词

1. 庖 庖丁解牛

2. 奏 奏刀騞然

3. 中 莫不中音

4. 会 乃中经首之会

5. 释 庖丁释刀对曰

6. 进 进乎技矣

7. 遇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8. 批 批大郤

9. 导 导大窾

10. 因 因其固然

11. 游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2. 委 如土委地

13. 顾 为之四顾

14. 善 善刀而藏之

五、重要虚词

1. 乃 乃中《经首》之会

2.之

(1) 乃中《经首》之会/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吾闻庖丁之言

(2) 臣之所好者道也

(3) 始臣之解牛之时

(4) 技经肯綮之未尝

(5)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6) 善刀而藏之

3.乎

(1) 技盖至此乎/而况大軱乎

(2)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也

(1) 臣之所好者,道也/割也/折也

(2)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5.以

(1)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6.而

(1)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 官知止而神欲行/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 而况大軱乎 (4)而刀刃者无厚

(5)提刀而立 (6)善刀而藏之

六、一词多义

1. 解

(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 天下土崩瓦解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可以解燕国之患

(5)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2. 族

(1) 族庖月更刀

(2) 每至于族

(3) 士大夫之族

(4) 以古非今者族

(5) 云气不待族而雨

3. 间

(1) 彼节者有间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5)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4. 道

(1) 臣之所好者道也

(2) 闻道有先后

(3)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 于是废先王之道

5. 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吾见其难为

(3)怵然为戒

(4)视为止,行为迟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二)宾前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三)状后句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四)省略句

视为止,行为迟

提刀而立

八、文学文化常识/成语积累

1. 《庄子》

又名+三部分+“三玄”+内容广博

2. 庄子

名、时期+评价+两称呼+文章特点+代表作+著名典故

3. 目无全牛 4.游刃有余

5.踌躇满志 6.切中肯綮

《庖丁解牛》是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

1. 词汇: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例如“善哉”(应答词,好的)、“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与‥‥‥友好)、“积善成德”(形作名,善行)等。

2. 语法: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名词,例如“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使‥‥‥得到适当的时机或条件)。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善刀而藏之”(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3. 修辞: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句话通过反复的手法,强调了庖丁的技艺高超和其对养生的理解。

4. 文化背景:《庖丁解牛》是庄子阐述其养生理念的一个寓言,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表达了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生命的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和长寿。

5. 主题思想: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庖丁解牛的过程,揭示了人生的道理,即顺应自然,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能做到游刃有余,轻松自在。

以上就是《庖丁解牛》的一些主要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