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血书原文及译文

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当年重耳被迫流亡国外。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给重耳吃。当重耳知道内情后,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年的随臣,惟独忘了介子推。大家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去请介子推,可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却没有出现。 火熄后,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大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诗的意思是以此事为鉴,愿晋文公做一个明主,“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介子推本意。

剩余:2000